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法院青年说|不忘法治初心 捍卫公平正义——电影《第二十条》观后感②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03月01日

  电影《第二十条》由真实司法案例改编,以司法机关长期关注和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为基础进行了生动演绎。滨城区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法院青年说·电影《第二十条》观后感”专栏,登载我院青年研习社成员的观影感悟,激励广大青年干警在司法实践中不忘法治初心、弘扬社会正气,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争先奋进、砥砺前行。

  

  刑庭法官助理 王政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我初入刑庭时,每位前辈都曾提起,而在影片中借由检察官吕玲玲用于说服韩明直面困难时提出,结合影片的剧情,更让我感到振聋发聩。审判结果的一点小小改变,都会对被审判的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

  影片中,司机张贵生保护遭受骚扰的女孩,在被殴打的过程中因为反击致骚扰者颅骨骨折,因而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张贵生由此锒铛入狱,失去工作,家庭破碎。雷佳音饰演的检察官为安抚张贵生,将其动作一帧一帧分解开来,首先是见义勇为,其次是互殴,最后就变成了故意伤害,这结果让人难以接受。法不外乎人情,法律回应的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价值期待,当见义勇为变成故意伤害,就与人民群众朴素的情感产生了激烈冲突,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要坚决避免谁闹谁有理,谁伤谁有理的情况。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正当防卫设立的初衷就是鼓励群众勇于向不法侵害者“亮剑”,不能让其成为沉睡的条款。

  

  小营法庭法官助理 高祥锋

  

  每一个公平的裁决,都是一场沁润人心的普法宣传,每一次捍卫正义的努力,都在为法治信仰的大厦添砖加瓦。影片《第二十条》口碑与票房的双双登顶,在于其生动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法官不是冰冷的法律“自动售货机”,每一个案件都承载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都关乎公平正义与法律权威。作为新入职的法院干警,我将把公平正义植于心,践于行,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去捍卫公正,守护良知,回应期许。

  

  (图片来源网络)

  

  民一庭法官助理 王世豪

  

  电影《第二十条》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片,它以检察官韩明的视角为切入点,展示了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电影主旨是“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主题是惩恶扬善,鼓励人们见义勇为,相信法律、相信法治。但电影中又多处体现了“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被认定的难度,比如“被打不能还手,否则就是互殴”“谁伤得越重谁有理”等等。整部影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人深省,作为一名法院干警更是深有感触。法律的权威来自于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和期待,我们应该让法律更加贴近人民的需求,让正义能够得到真正的裁决,这样才能让公平正义更加深入人心。

  

关闭

版权所有: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17路956号 电话:0543-8109666 邮编: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