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进行时·英模风采】德州经开区法院卢金峰:用法槌敲响和谐正义之音
卢金峰,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员额法官。进入法院26载,他致力于将每一个案件办成经受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的硬案、铁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他一次次敲响正义的法槌,一次次在情理法的平衡中追求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他先后获评全省刑事审判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他带领的团队连续多年被评为开发区法院优秀团队,2018年被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集体三等功。
“没有干不成的事业,只有不会想办法的人。”这是卢金峰法官的工作宗旨。最复杂的案件,他亲自办;最繁重的审判任务,他主动加班。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全体干警工作热情高涨,全力完成任务,近四年年均结案123件。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团队跑出了结案加速度,办案数和结案率实现双提升,案件信访数大幅减少。
忠于法律,让公平看得见摸得着
审判工作看似单一,实为繁琐。他常说:“刑事审判是社会和谐的最后一道防线,刑事法官就是这道防线的铸就者和捍卫者。无论是大要案还是不起眼的小案,关乎的都是被告人的一生。办理案件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不使一个罪犯逍遥法外,也不能让一个无罪的公民受到法律的追究。”
2017年的一件普通刑事案件,至今令他记忆犹新。被告人陈某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一案中,陈某对指控其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有异议,卢金峰收案后,两次提审陈某并利用周末时间认真阅卷,从海量的卷宗里细致地整理线索,并绘制出完整的时间轴、人物关系图,对案件进行抽丝剥茧地分析,先后经过二次开庭审理,最终认定陈某涉案金额800余万元,宣判后陈某服判,公诉机关未抗诉。案件审结后,被告人亲属专门到法院表示感谢,一句“你是一个有良知的法官”的感激之词,让卢金峰不仅深感于法官的责任重大,也深深感受到法官的职业价值和荣誉感。
二十多年来,卢金峰法官办理的刑事案件已超过1000件,不管是简单案件,还是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他都致力于将每一起案件办成经得住历史检验铁案,因为每一件案件关乎的都是被告人或者被害人的一生。
恪尽职守,敢打扫黑除恶这场硬仗
作为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多年的法官,卢金峰早已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他以坚定的政治信念、熟练的业务技能,扛起审判大旗,带头亮剑,严惩黑恶,出色完成扫黑除恶各项工作。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他审理涉黑涉恶案件3件。其中,王某等12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是开发区法院受理的首例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回忆起这起案件,他表示“特别不容易,背负巨大的压力”。案件受理后,他将大量功夫花在庭前,无数个挑灯夜战,一点一点抽丝剥茧,厘清每一次犯罪活动性质、参与人员等情况,形成近200页的阅卷笔录。召开庭前会议、制定缜密的庭审方案和提纲,庭审仅用时两天即顺利结束。案件上诉后维持原判,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为确保扫黑除恶专项工作有序开展,他积极参加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培训,专题研讨涉黑涉恶案件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黑财”认定标准,依法加大财产刑适用力度,坚决把好裁判文书质量关。同时,他注重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开展“一案一整治”工作,及时向教育局等行业领域发出司法建议,助力“行业清源”纵深推进。
延伸职能,讲好法院故事传递法治信仰
卢金峰同志深刻认识到“徒法不足以自行”。作为司法工作者,不能只做审判工作上,还应助力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为此,他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利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送法进社区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以案释法,使群众远离违法犯罪,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近三年来,他先后参与普法宣传10余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0余人次,解答相关问题100余项。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广阔舞台上,每一位法官都是主角。全国法院干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奏响了拼搏创新、扎实苦干、后发赶超的时代强音。卢金峰正是全国12万员额法官中的普通一员。他果敢干练,十五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用铮铮誓言和实际行动诠释一个刑事法官的使命担当,始终努力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