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简要内容:统一“网络庭审”系统,与“山东法院电子诉讼平台”完成对接;统一“网络开庭”系统名称,优化选取后的“网上庭审”系统的功能。
法院答复意见:
一是网络庭审系统整合情况。我院认真组织全市两级法院对网络庭审系统进行了梳理汇总,2022年底,全市法院网络庭审系统共有7种,每一种系统的集中度都不高。2023年以来,我院根据省院的统一部署,着力推动网络庭审系统整合工作。我市两级法院对华宇云间等部分互联网庭审系统进行了关停,并积极协调指导各基层法院进行品牌优化整合。
2023年底,全市法院网络庭审系统已整合为4种,并且进行了品牌集中,主要以省法院统建的“云庭”网络庭审为主。全市包括中院在内的14家法院都已建成省院统建的“云庭”网络庭审系统,9家法院(中院、天桥、长清、章丘、济阳、莱芜、钢城、平阴、商河)主要使用“云庭”进行网络开庭。还有5家法院,由于建设成本及合同期限等问题,还在使用其他网上庭审软件,其中2家法院(市中、高新)主要使用“E庭审”,2家法院(历下、槐荫)主要使用微信小程序,1家法院(历城)主要使用“云晤”。
二是未能完全整合的原因。截止目前,未能完成全市法院网络开庭的整合。一是网络庭审建设比较仓促。疫情爆发后,济南各级法院结合本院实际,千方百计第一时间启用了网络庭审的模式,保障庭审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造成网络庭审的品牌不统一。二是技术选择的局限性。部分法院基于与现有科技法庭系统复用、数据对接、运维一致,投资节省的角度进行的网络端庭审建设,建成了“E庭审”网络庭审系统;部分法院为了便于当事人参与诉讼,利用微信,建成了微信小程序网络庭审系统。三是合同周期的限制。有的法院网络庭审系统尚在合同执行周期内。
三是下步工作措施。针对代表的建议,我院将采取如下措施,解决问题:
(一)进一步加大“云庭”系统推广力度。根据省法院的统一部署,在全市法院重点推广“云庭庭审”系统,在已建成101处统建网络法庭(浪潮云庭系统)的基础上,准备再新建30处,全市法院统一标准的“云庭”网络法庭总数将达到131处。方便法官、律师及当事人使用“云庭”参与诉讼。对于其他各法院自建系统,督促其合同期限到期后,原则上不再续签合同,尽量实现系统统一。
(二)对于与山东法院电子诉讼平台进行对接的建议,因山东法院电子诉讼平台为省院统建项目,我院已将该建议向上级法院反馈,上级法院表示将对此进行系统调研。
(三)对于统一“网络开庭”系统名称的建议,全市统建的“云庭”系统已进行了名称统一,随着未来系统关停整合,将逐步统一“网络开庭”系统名称。
(四)对于优化网络庭审系统功能,征询当事人、律师的意见和建议,将不断优化网络庭审系统,协调相关开发公司在庭审系统里增设“意见反馈”模块,及时征询使用人的意见建议。
(五)对于“网络开庭”系统确定后,由法院在开庭通知书或者传票上明确告知当事人的建议,目前全省统建的“云庭”网络庭审系统及其他在用系统,在法官开庭排期后会发送短信,短信里明确告知了所用APP及下载地址。下一步,将对诉讼服务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更加方便律师及当事人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