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柔情执行官——记山东省商河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长王兴华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年11月16日 | ||
铁腕柔情执行官 ——记山东省商河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王兴华 文/陈宜森 马立娟 引子 他身高1.80米,魁梧挺拔的身材,炯炯有神的眼眸,不怒自威的霸气,令很多初次见面的人们“心存畏惧”,还没说话气势先矮了半截,“霸气”已经成为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目睹苦难时会留下辛酸的眼泪;在见到孤苦无依的孤寡老人时也会情难自禁。这位集“铁腕”与“柔情”于一身的人就是山东省商河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王兴华。 王兴华,53岁,自1989年在商河县人民法院参加工作以来,担任过法警、书记员、执行员、法警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执行局长等职务,多年来从未离开过执行工作一线。2009年,王兴华通过竞争上岗成为商河法院执行局局长,是位名副其实的“执行工作通”,现为商河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长。 在8年的时间里,王兴华带领执行局全体干警上下齐心、同甘共苦,把商河法院执行局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全省的先进典型。在2014年,商河法院因执行工作突出,被山东省高院授予“全国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而王兴华和他的大批干警也被商河县委、县政府以及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省高院多次授予荣誉称号,博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铁骨铮铮、柔情款款,王兴华以其卓越的办案作风、独特的个人魅力赢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成为商河法院一位当之无愧的标杆性人物。 一 王兴华执行案件时的铁腕是出了名的,正如开头所说,很多人在王兴华面前总会不自觉地感到“理亏”。这一方面得因于王兴华那魁梧的身材和威严的气势,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他执行案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势和硬气,令很多被执行人无不“闻风丧胆”,继而“纷纷落马”。 “我刚来执行局时,就跟着他去执行案件,他是一点情面都不讲,黑着脸,调门高,认理不认人!”现任执行局副局长、执行一庭庭长陈霜梅回忆起与王兴华一起执行案件的情形,感慨万分。 “说实在话,我认真理儿,对不赡养老人、不尽抚养义务、本来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义务的‘老赖’非常恼怒,所以执行任务时往往毫不客气,这可能是大家都认为我脾气大、手段狠的缘故吧。”王兴华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 有关材料显示,基层法院作为执行的主阵地,担负着全国80%的案件执行工作。法院执行是法律程序的最后阶段,是整个社会“公平与正义”实现的最后一道防线。正因为如此,“执行难”已成为当前法院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执行工作也成为社会上公认的风险性大、复杂度高的工作。因为执行案件的类型大多都是“涉农”、“涉困”、“涉企”和“涉府”案件,执行工作的复杂和困难可想而知。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王兴华留给大家的印象则显得尤为强硬和“霸道”。 王兴华曾执行过这样一起案子。被执行人马春田60岁,其父母均为90多岁的年迈老人,父亲常年因病在床,由于马春田不交纳每年1200斤粮食和1000元钱的赡养费,致使老人生活无着。无奈之下,高龄母亲不得不在娘家侄子的搀扶下来到法院申请执行。当执行局第一次传唤马春田时,马曾答应回家就把钱和粮食交给父母,结果却迟迟没有履行,等王兴华再次传唤他到庭说明情况时,他却拿来了与妻子两人离婚的民事调解书。之后马春田便外出打工,下落不明。因马春田都有了两个孙子,其所谓的“离婚”有明显的规避执行之嫌。为快速执行此案,王兴华通过银行、信用社查询马春田原夫妇的存款情况。结果发现马前妻的存折上有七万元存款,而且这一存款是前一时间从马春田的存折上转入的。存有巨款,还不赡养老人?这真把王兴华的肺都气炸了!王兴华横下一条心:再怎么困难也要把案子坚决执行到底!王兴华果断下达了执行裁定书,依法划拨了马春田前妻的存款2400元及罚款8000元。马春田夫妇这才慌了神。通过反复的思想教育,他们终于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说明了假离婚的真实情况,并同意交纳赡养费。这个案子在当地曾引起强烈反响。 王兴华经常讲,一般情况下,他并不愿对被执行人实施处罚措施,但如果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且很不配合,他并不排除使用一些过激的手段。其目的是教育被执行人如何正确对待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素养的人,即使自己被说成是“恶魔”也不在乎。 二 自王兴华担任执行局局长以来,由于商河法院执行工作社会反响好,美誉度提高,山东省高级法院和济南中院指定执行的案件大量增多。这些指定案件大多是执行积案,案件标的额大,案情复杂,社会背景因素干扰严重,有一定的危险性,且执行难度非常大。 在执行青岛某石化公司一案中,标的额是七百多万。这也是从省高院指定执行的一起案件。王兴华等人到青岛公司进行调查时发现,该公司所使用的土地是某区政府划拨的,没有房产证,青岛公司的办公室也是租赁的,其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为了查清公司的财产状况,他们到某区土地管理局查询,土管局工作人员说领导不在家,也不允许查询,最后还被一名脾气不好的副局长给推搡出来。 调查工作一时陷入僵局,怎么办呢?“是无功而返呢,还是继续寻找突破点?”王兴华在紧张地思考着。“作为一名执行人员,绝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到不能再坚持为止!”王兴华和同事们果断返回该局,找到五楼档案室。此时,正有一青年职工在查阅卷宗。他们出示工作证后,说明是法院的,要调取某公司的土地档案。没想到,这位工作人员同意查阅。结果在青岛某公司的土地登记合同中,都有相关的合同号,而且该公司也向财政局交纳了土地出让金,这说明该公司对于下属的加油站都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只是出于地方保护,没有办理相关证件。在此基础上,他们又从工商局和该区所在的所有金融机构中,从20多个帐户上查到了80多万元的存款予以划拨。找到了突破口,事情就好办多了。当被执行人了解执行进展后,不得不要求与王兴华“谈判”。最终执结了这一700万元的疑难大案。 谈起这起案子时,王兴华依然记忆犹新。因为这起案子的复杂性、危险性都是很典型的,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毅力,没有敢于冒风险的勇气,那么这起案子就很有可能不了了之。“看到多年的执行积案在大家的智慧与努力下执结了,所有的不痛快都化为了乌有,那种开心是没这经历的人所难以体会的!”王兴华深表信慰地说。 王兴华的铁腕不仅表现在办案时严格依法办事,还表现在原则性和自我约束力上。多年来,王兴华从来不吃请、不受贿,这对于常年生活在“是非窝子”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说,随便松一松手,一张购物卡、一件小礼物就到手了,既办成了事、不违反大的原则,又有好处,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王兴华却不!王兴华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虽然有时候并不一定违反多大的原则,也不一定是多么贵重的礼物,但是这次收了,下次可能还会收,时间长了就容易放松自我、迷失本性,最终走上不归路。正所谓欲望是无止境的,到时候“东窗事发”,悔之晚矣! 认识王兴华的人都知道,王兴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多年来,他从不在家里接待上门说案子的人,无论是朋友、亲戚抑或是熟人、慕名前来的人。只要涉及到执行案件的事情,一律在办公室里面谈。不涉及违法的事项,可以酌情商办;一旦涉及到法律层面的事情,“对不起!”是王兴华常说的一句口头禅,这一点在全院上下是出了名的。 刘利民跟王兴华是多年的活计,也是好朋友,他曾经笑称王兴华是个个人欲望值很低的一个人。“王兴华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不喜欢喝酒,不喜欢交际,不喜欢出门,如果非得列一项的话,就是闷着头抽烟,也就是仅此而已了。你说这样的人多无聊啊,想要贿赂一下是难上加难啊!”刘利民笑着说,“所以我觉得,让王兴华当执行局局长是再合适不过了。” 三 刚认识王兴华的人,可能会被他外露的铁骨和硬气所折服,而只要真正熟悉了王兴华的人则会明白在王兴华“霸道”的外表下面,隐藏着的则是一颗柔情款款的内心。 去采访王兴华时,他正在办公室里接待一对母女。王兴华的脸上满是担忧和焦虑,与母女俩的交谈也是语重心长,非常沉重。细听之下才知道,这对母女是来帮女儿争取孩子的探视权的。崔秀英家住惠民县,与商河县青年男子周任青经人介绍后结婚,并在婚后不久生下了一名女孩。由于两人没有感情基础,婚后发生很多矛盾,直到俩人感觉都过不下去,由法院判决两人离婚,女孩归男方抚养,女方有探视权。谁知,离婚后,男方即外出打工,把孩子丢给父母照看,其爷爷奶奶坚决不让孩子的母亲探望。僵持三个月之后,女方无奈之下来到了法院执行局,请求强制执行探视权。在了解案情后,王兴华局长并没有立刻答应女方的请求,而是苦口婆心的劝导女方,让她把问题想清楚后再决定。 “你是不是只想看孩子一眼?”王兴华问道。“是啊,我已经三个月没有看到孩子了,也曾经去过原婆婆的家里,但是他们都拦着,说什么也不让看,也不收我给孩子买的礼物。”年轻母亲哽咽着,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你也要明白,选择了离婚就要付出代价,承担思念孩子的苦痛则是最大的问题。我们是可以把孩子强行给你带过来看一眼,但是看完之后呢?你想过没有?孩子还不是照样回到他爷爷奶奶的身边?如果因为你的坚持而导致可能产生大人对孩子的不公待遇,这会给孩子带来更加长久的伤害啊!” “那……可是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啊!”崔秀英也不过才30岁,无望之下禁不住放声大哭。其母也在旁边不停地叹气。 “别哭,先别哭。”王兴华赶紧劝慰道,“问题总会解决的。你想没想过跟孩子家人再接触一下,争取和平解决这个探视权问题?” “我当然愿意啊,毕竟孩子由他们养着,只要对孩子好,我受点委屈也没什么的。”崔秀英急忙说道。 “那就行。这样吧,你们明天把给孩子买的东西带过来,我们执行局帮你送到孩子那里去,并做好孩子爷爷奶奶的工作,我想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长了,等孩子家人知道你是真心疼爱孩子之后,肯定会同意你们见面的。” 听到此话后,崔秀英母女俩激动地握住王兴华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并声称全都听王局长的。这时,我们也看到王兴华的眼里分明有泪珠在闪动…… 送走这对母女之后,王兴华感觉非常不好意思:“让你们见笑了,我就是受不了眼泪,每次接待这样的申请人都先把自己给惹得难受起来,呵呵。” 我们趁机把心中的疑问讲了出来,为什么不直接按照申请人的要求强制执行对孩子的探视权,而是拐了个弯、费这么大工夫去做可能很不容易做成的工作呢?这样在无形之中不是增加执行局的工作量吗? 对于我们的疑问,王兴华笑了笑,并没直接回答我们的问题,而是给我们讲了一个案子。“那还是两年前的一个冬天,当时也是替一位母亲执行探视权,孩子已经六岁了,父母离婚后一直由祖父母养育,而祖父母一直抗拒孩子的母亲去探视,无奈之下这位母亲就找到了执行局,要求我们帮她强制执行探视权。于是,我带领一名法官去她原公婆家里执行,要求他们把孩子带出来,接受孩子母亲的正常探视,每次都被他们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因为孩子父亲不在家,又看不到孩子,我们好几次都是无功而返,直到有一次,事情有了转机。”说到此,王兴华的声音变得更为低沉,神情也更为寥落。 “有一天,下起了中雨,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这样的天气,我们突击上门,老人肯定不做思想准备,那么我们也就能顺利地把孩子带出来了。如我所愿,当我们登门时,孩子的祖父母显得非常慌乱,神情也很尴尬,可是我们还是没有在家里看到孩子,老人坚称孩子去亲戚家里了,可是我们不相信,这样的暴雨天气,怎么可能不在家呢?我们就在他们家里坐着、等着,同时进行旁敲侧击,希望可能问出实情。可是两位老人还是很不配合,并且很不客气的要撵我们离开,就这样僵持了半个多小时。正当我感觉无望准备撤队时,无意间瞥见了堂屋北面那张小铁床下有股水慢慢流出。我惊讶不已,急忙跑到床下,掀开床单才发现正是我们要找的孩子,被尿憋急了才尿到了床下。那时天气已是比较冷,孩子在床底下呆了多半个小时,手脚冰凉,话都快说不出来了。”这个时候的王兴华已经是情难自禁,泪流满面。“当时我都恨不得把自己的头发给揪下来,都是因为我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才导致发生这样的情况,从此我就告诉自己也告诉同事,再遇到这样的案子,千万不能简单的以为强制执行就行了,让失落的亲情复位才是最重要的。” 王兴华等人的心血并没有白费。多年来在执行三费(扶养费、赡养费、抚养费)案件中,他们都是运用情理法教育,引导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尽量不强制执行。强制执行虽然能解决权利人的实体权利,但对于家属之间的关系理顺、融洽程度会产生一定的精神和心理障碍。尤其是对于抚养费案件,一般判决规定被执行人年交一定数额的抚养费,申请执行人应该每两年申请执行一次。王兴华则要求一旦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后,执行局的工作人员就会根据所有同类案件当事人的情况进行列表,写在一个本子上,进行跟踪执行。这个本子被大家亲昵地称为“亲情跟踪表”。此后每年的抚养费则安排人员定期催交,避免申请执行人多立一次案,多跑几次腿。 在王兴华等人的辛苦感召下,很多被执行人都深深感动了,有些人不用执行局提醒,每年都提前把赡养费、抚养费或者抚育费交到执行局这边来,这其中不乏很多感人的事例。 许商街道办事处的一位离婚的男当事人就连续来执行局给儿子送抚养费送了15年,有一年还是其现任妻子送来的。还有一位当事人与妻子离婚时闹得不可开交,连孩子的抚养费都不想交,在执行局多人耐心做工作之后,多年来不但定期给孩子支付抚养费,还使得孩子与自己新组成的家庭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直到现在,虽然孩子已经年满18周岁,不再需要他支付抚养费,孩子还坚持坐火车去看望他的祖父母,令很多人感动不已。 四 家住河北沧州的老人兰洪瑞一说起王兴华来就感动的老泪纵横:“王法官真是个大好人,为了我的事情东奔西走不说,还自掏腰包帮我出车费,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 原来,河北沧州老人兰洪瑞的儿子小新在商河打工。有一天小新在街上骑车买东西时,被商河县韩庙乡打狗店村的张某开车撞死,留下孤儿寡母和饱经风霜的老父亲。经法院判决,由张某赔偿小新一家53万元。由于张某被判服刑,也一直没有把补偿款给老人一家。判决生效后,老人担心商河法院有地方保护主义,所以带着孙儿、孙女以及儿媳来商河法院执行局想问个究竟。王兴华开车和老人一同找到韩庙乡张某的家,看到的是一个家徒四壁的家,连门楼也没有。同时和村支书见了面,村里说明了张某的情况。老人及他的儿媳也相信了张某现无能力执行的事实。 看着老人一家孤苦无依的窘况,王兴华的心里非常难过。回到法院后,他不但给老人一家买来了饭,还把身上仅有的四百元钱掏出来给他们做路费。同时向院领导请示,为兰洪瑞儿媳申请了司法救助金两万元,以缓解解他们的困顿生活。老人及儿媳知道后,当场感激地给王兴华跪了下来…… 这位出生于东北的铁性汉子,善良柔情办案的例子还有很多…… 2014年9月,崔胜国前往徐方银等五位被告合伙经营的工厂从事打包工作。同年10月10日晚,由于厂方没有经过岗前培训,工作中崔胜国的右胳膊被卷入皮清机中,造成崔胜国右胳膊被皮清机绞断。经伤残鉴定,崔胜国为三级伤残。此案经商河法院判决,五被告赔偿崔胜国各项费用共计83549元。但五被告只履行了5000元便各自逃避,使崔胜国一家的生活不堪重负,难以为继。 执行局于2015年10月受理了崔胜国的申请执行案,王兴华负责承办。此时五位被执行人因经营不善早已分道扬镳,有的做买卖,有的外出打工,有的下落不明。2016年3月,王兴华通过多方努力执行了1万元,但崔胜国一家的生活依然非常清苦。面对崔胜国一家遭遇,王兴华的心也在滴血。在暂时执行不能的情况下,他号召全局干警以集资方式向崔胜国一家提供人性化援助2000元,以帮助他渡过难关,崔胜国一家深受感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王兴华和同事通过有奖举报被执行人线索、启动联动机制等手段,辗转两省三市查找五位被执行人,终于在2017年6月29日全部执结了崔胜国的赔偿款7万元。 在谈起对王兴华的看法时,商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维民深有感触地说:“兴华同志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执行队伍像铁板一块,工作很让人放心。在破解执行难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王兴华心中想着当事人,克服司法刻板化,切实关注弱势群体,闯出了一条‘和谐执行’的新路子,非常令人敬佩!” “一个好的执行法官一定要有良心,有正义感,应充分体谅老百姓生存的艰难困苦以及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然而只要大家都秉承这样一种理念,我相信很多人会为此而受益终生。”这就是“铁腕柔情”执行局长王兴华的执行理念。 尾声 采访中,王兴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心尽力执行好每一个案子,让申请人能够怀着期待而来,带着满足而去”。话语朴素,却令人深深感受到王兴华对于执行工作的无比热爱、对于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 “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象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正如俄罗斯剧作家罗佐夫所说,人活着的最大意义,不在于从社会中得到了多少,而在于能够给予社会多少。 王兴华以其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通讯地址:山东省商河县人民法院 邮编:251600 作者:陈宜森 18560236253马立娟13455116934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