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让数据多跑腿,让司法有温度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01日 | ||
为推动“为民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做好诉前调解,减轻当事人诉累,做到案结事了,孙集法庭积极通过远程调解的方式定纷止争。近期,孙集法庭通过电话联系当事人,远程调解解决了一起当事人远在千里之外的身体权纠纷,双方均对这种便民司法表示满意。 2021年6月份,同为家具厂员工的小贺与小刘因琐事发生纠纷,小贺将小刘打伤住院,小刘于8月份将小贺诉至孙集法庭,要求小贺赔偿其各项损失共计5万元。小刘与小贺均是江西人,并且小贺已经回到老家,往返跑腿必然浪费极大精力,小刘也急切盼望尽早解决矛盾。承办法官仇法官决定通过能动司法、远程调解的方式尽快解决纠纷。仇法官先通过电话了解小贺的意见,但因小贺情绪激动同时语言存在差异、语速较快,双方第一次通话耗时长却收效微。承办人没有放弃调解的想法,再次电话联系小贺,向其说明了相较于判决而言,调解无需出门跑腿等好处,并且能缓和“商河遇故知”的老乡情谊,终于让小贺放下了“随你怎么判”的想法。承办人联系还在商河的小刘,小刘到法庭后也是情绪急躁,承办人以情入手,告知小刘解决纠纷须事了人和,双方在异乡更应如此。仇法官又将了解事情经过的家具厂老板叫过来,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收入状况、事后垫款情况,然后针对小刘主张的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等一一作出解释,这时小刘也慢慢放下了“不争馒头争口气”的斗气心态。仇法官再次通过电话联系小贺,但小贺对诉讼程序、履行方式、后续均存在担心,仇法官再次耐心的一一解答,同时安排助理与书记员做好小刘的工作,最终达成双方的一致的调解意见。初步意见达成后仇法官又多次通过电话方式向小贺说明了付款时间、后续问题等具体事项等,小贺随即通过微信直接将调解确定的一万多元赔偿支付给了小刘。小刘在收到钱后出具收到条、撤诉申请书、和解后不再就此事主张权利等材料,承办人将收到条等通过微信方式发送给小贺,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最终小刘拿到了钱,小贺也解脱了纠纷,双方均对法庭工作表示极为满意。 本案调解历经近四个小时,前前后后打了10多次电话,通话100多分钟,最终使这起当事人远在千里之外的纠纷在立案后十几天的时间内即彻底解决,换来了当事人真心的感谢。让人更加欣慰的是,远程调解让当事人更加便利的参加诉讼,解决矛盾,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司法有温度。(孙集法庭 翟兆新)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