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有人写实这样赞扬他;你,头上的国徽纤尘不染;你,肩上的天平毫厘不偏。在你面前,污秽再无嚣张气焰;在你面前,罪恶早以魂飞魄散。你,时钟般的奔走;你,陀螺似的旋转。这都是,为了国徽下的铮铮誓言;这都是,为了撑起一片湛蓝晴天。
十几年来,他50多次立功受奖;6次荣立二等功,3次荣立一等功,两次被评为河北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还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法院系统严打整治都是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官……2003年,在由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中国法官十杰”评选活动中,陈印田荣获“中国法官十杰”金法槌奖。2003年1月被评为全国模范法官,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面对金灿灿的奖章和红彤彤的荣誉证书,他时刻铭记肖扬院长对他的叮嘱:“要珍惜荣誉。”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依然“时钟般的奔走”、“陀螺似的旋转”。他说:“对金钱、地位、荣誉我无所求,只希望能在审判岗位上多干几年,为党和人民多干点实事。”他,就是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审判员、“全国模范法官”陈印田。
他努力办案,快办案,长年累月超负荷工作,13年完成了55年的工作量
1984年陈印田由部队专业到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戎装虽然已不身,他却把听从指挥、雷厉风行、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优良作风带到了审判岗位。1998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早上6点多钟,陈印田还没有起床,庭长就打来电话:“马上起床,单位车去接你,有急事!”赶到单位后,院、庭领导让他迅速感到邢台市,提前介入震惊全国的李虹新爆炸京广铁路一案。领导布置完任务后,他直奔邢台市,马上投入紧张工作—了解情况、查阅案卷、撰写报告……他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没吃一顿饭,直到晚上9点多才啃了几口白薯。春节刚过他又奔往邢台市,昼夜加班办案,仅3个星期就完成了任务。由于忙于办案,院里让他填写的河北省劳动模范审批表都没顾上填写,结果,任务完成了,荣誉丢掉了,许多同事替他惋惜,他却说:“荣誉可以不要,办案不能耽误。”
去年春节前夕,陈印田接受了审理刘志敏等重大抢劫案。涉案的11名被告人在3年之内抢劫作案130余起,社会危害极大,其中有8名被告人被一审判处死刑。为了快速审结这起社会各界关注的案件,给犯罪分子及时而有力地打击,陈印田从正月初三开始吃住在办公室,加班阅卷和撰写审理报告,打印后的审理报告长达140多页、8万多字。春节一过,他就将此案报结。8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处决后,当地群众无不拍手称快,陈印田的脸上也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陈印田审理的案件,大都是大要案和复杂疑难案件。审理这些案件工作量非常大,花费的时间也多。十几年来,陈印田很少休节假日,平时的大部分业余时间也都用在了办案上,而且每年都有五六个月时间在基层复核案件,有时一天要跑上三四个县。他还有个习惯,下去办案说走就走,再偏远、再危险的地方也要去,1分钟也不耽搁。
他在审理一起故意杀人案件时,要到青龙县的一个小山村核实被告人投案自首情况。这个小山村位于青龙县境内最高的一座山的半山腰,山路险要。当地法院的同志劝陈印田:“算了吧,又不是了解什么重要情况。”可陈印田还是坚持上山。了解完情况后,天色已晚,汽车只能一步一步往山下移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掉进无底深渊。下山后,车里的人个个一身冷汗。司机埋怨陈印田说:“你这个人不正常!”
陪同过陈印男下去复核案件的同志诉苦:“我们最怕陪陈印田下去复核案件,因为他总是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一天不知要跑多少路。几天下来,我们脸黑人瘦,一个星期才能缓过劲来。”
如果揭陈印田的“老底”,还是他妻子有“发言权”:
“老陈整天想的都是案子上的事,就像是着了迷,从来不把家里的事放在心上。家里三次搬家,都是我一个人跑前跑后。大儿子参军、小儿子考学,他连问一声都不问。”
“1984年他就得了痔疮,由于不得休息,治疗又不及时,病情越来越重,现在已发展成内外痔和肛漏。即使这样他也不肯休息,有时疼得坐不下,他就躺在床上看卷。从1990年开始,他的两只手长满了鸡眼,写字时间长了就流血,拿筷子都困难。他想了个办法,写字时垫上沙布,吃饭带上手套。一直坚持好几年,到了1997年病才好转。”
“对他来说最需要的就是休息,他又最不懂得休息。加班或外出回来不论有多晚,第二天还照常上班。有个部门组织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先进个人到西双版纳和泰国旅游,院里也批准他去了。他怕影响办案,就把旅游的事推了。院里组织先进工作都到威海休假,为了不影响办案,他又没去。”
“老陈非常孝顺老人,可是一有案子连老人都不顾了。我公公得癌症做了手术,他一天工作也不肯耽误。老人刚做手术还没过危险期,他就忙着去外地办案。我婆婆病危时,他只是赶回老家看了一眼,没顾上在老家住就去外地办案了。”
在亲人面前,陈印田时常有一种内疚感,他知道自己欠亲人的太多太多,而亲人给予自己的不仅仅是关怀和体贴,还有理解和支持,这又让他感到莫大的欣慰。
一天,他冒雨赶到外地办案,离家前他告诉妻子当天晚上一定回来。可忙完后,往返的公交车已经没有了,他赶回石家庄已是深夜12点钟。快到家时,他忽然发现妻子独自站在路灯下等候着他,他的双眼顿时湿润了。
10多年来,陈印田审结的重大刑事案件已近千件。如果按本院目标责任制规定的任务指标计算,他在1990年至2002年的13年间完成了55年的工作量。
“假如没有同事们的配合和帮助,假如没有亲人的理解和支持,我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陈印田如是说。
他恪尽职守,发现并纠正了多起错案,所办近千件案件无一错判错杀
陈印田每年审理的案件90%以上是复核死刑,人命关天,责任重大。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绝不能出现一件错案,要把生一件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十几年来,他发并纠正了多起错判案件,所办千件案件无一错案。
某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史某某死刑,史不服,称“人不是我杀的”。陈印田首先仔细审阅了本案的全部材料,他发现卷中清清楚楚地记载着,“在死者尸体西侧发现一处较新鲜的往南方向的足迹”,此足迹是原审定案的关键证据之一,但卷中却不见此足迹的鉴定。一个硕大的“问号”出现在陈印田的脑海。带着疑问,他两次提审被告人史某某,每次提审史某某都跪地哀求:“大叔您救救我呀,人不是我杀的。”带着疑问,他又到负责侦破此案的公安机关调查情况,原来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就已认定现场足迹并非史某某所留。根据以上情况,陈印田提出将此案发还重审的意见。发还重审后,公安部对此案所涉足迹、血型、精斑作了鉴定,认定杀人凶手不是史某某。不久,真正的杀人凶手被抓获归案。最后,史某某因犯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某中院审理的王某某等11人抢劫案,有6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陈印田在复核此案时,一一核实每个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以及每起犯罪的时间、地点、情节、参与人及其所起作用,最终发现原审法院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被告人胡某某犯罪时的实际年龄是17岁,原审法院仅凭一份证明材料、也未核实就认定其18岁,并判处其死刑;有几起抢劫被告人李某某并没有参与,当时他还在监狱服刑,但原审法院却加以认定,结果加重了李的罪行,李被判处死刑;被告人谢某某共参与7起抢劫,其中16岁时参与6起,满18岁后参与的1起又属从犯。原审没有区分这些情况,对李适用了死刑。三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因为陈印田及时发现了上述问题,避免了错杀。此案发还重审后,原审法院撤销了对三被告人的死刑判决。
某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某死刑。此案案情比较简单,王某上诉也没有提出充分理由,但陈印田依然认真对待,严格把关。一个重要情况引起他的注意:王虽然杀了人,却没有杀人动机,且不止一次地说“杀人好玩”。陈印田提审王时,王语无伦次,答非所问,神情举止与正常人大不一样。陈印田一边提审,一边仔细观察王的神情举止,初步断定王是精神病人。尔后,他赶几十里路到王所在村子调查。一进王家他就愣住了:层内一片狼籍,王的妻子、儿子都是精神病人。走出王家,他又找村民了解情况。村民们反映,王平时精神不正常,人们都叫他“王疯子”,王的父亲和姑姑也都是精神病人。根据以上情况,陈印田提出将此案发还重审、对王作精神病鉴定的意见。后经精神病医院鉴定,王作案时无责任能力。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无责任能力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于是,原审法院撤销了原判决。
不能冤枉一个无辜的人,也不能放纵一个犯罪分子,这是陈印田把握的“公正”尺度。
某中院审理了窦某某等抢劫案。窦系本案主犯,某中院考虑窦曾揭发他人犯罪,有立功表现,便判处窦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窦的同案犯则举报称:窦是假立功。而卷中除有公安机关一份窦揭发他人犯罪的简单证明材料外,再无其他材料佐证。陈印田专程赶往发案地进行调查核实,终于得出结论:窦揭发他人犯罪有立功表现不实。案件还重审后,原审法院改判窦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窦不服,提出上诉,河北高院审判委员会经研究决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窦被执行死刑后,窦的哥哥多次打电话威胁、恐吓陈印田:“你让我弟弟死,我也让你好过不了!”但这并没有动摇陈印田坚持正义、公正执法的决心,他说:“我老陈就不信那个邪,谁也吓不倒我!”
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亲情、权势、金钱、美女面前始终保持人民法官的高风亮
在陈印田看来,当法官必须有一身蒸汽,必须做到两袖清风。否则,就不要去当法官,因为做不到这一点,甚至徇私枉法、贪赃卖法,就会一害百姓,二害国家,三害自己。于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就成为他始终恪守的行为准则。在情与法的较量中,他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在钱与法较量中,他守身如玉,明镜高悬;在权与法较量的中,他刚正不阿,坚如磐石……
他和父亲之间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被告人刘某某被某中院判处死刑。陈印田接到此案的第二天,他的老战友就找上门来替被告人说情,让他“刀下留人”,他答复“等看完卷、核查后再说”。过了一段时间,老战友又去找他,这一次他闭口不谈此案。老战友心理没了底,就把陈印田的父亲“搬”了出来。父亲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儿子:“反正还没下判决书,你想想办法,这么多年来父亲头一次求你啊!”陈印田买耐心向父亲解释:“这案子我仔细核查过了,量刑准确无误,不能改。”父亲生气了:“爹说了也不行?”陈印田回答:“其他事爹说了都行,案子上的事爹说了也不算,爹没有法律大!”为此事,父亲很长时间不和儿子说话,后来经亲属做工作,终于认识到儿子是对的。“没有法律大的故事也不胫而走。
亲情打不动的他,金钱和物质诱惑同样打不动他。
被告人赵某因故意伤害被某中院判处无期徒刑,赵不服,提出上诉。一天,被告人的父亲找到陈印田家,当时陈印田正在外地办案。被告人的父亲对陈印田儿子说:“我是你爸的朋友,给他送来一封信。说罢了递过一个信封,然后匆匆离去。陈印田儿子打开信封一看,里边是一个5000元的存折。陈印田出差回来后,一上班就将存折交给了领导。被告人的父亲仍不死心,又将一箱名酒送到陈印田家,陈印田严肃起来:“你马上把酒拿走,要不然我把酒扔到楼下去,我说到做到!”那人扛着酒泱泱而去。
陈印田审理夏某某抢劫一案时,被告人的两个姐姐从东北专程感到石家庄找到陈印田。她们请陈印田吃饭,陈印田没有去;她们将厚厚一沓人民币塞给陈印田,又被陈印田拒绝。陈印田认真地对她们说:“我们法官办案要严格依法,绝不像社会流传的那样花钱就能买命,你们这样想、这样做就错了!”被告人的两个姐姐只好失望而去。不久,夏某某被判处死刑。
有人开出高价,想用小汽车换人头,结果无无济于事
一次,陈印田审理了一起杀人案。他到某县复核案件时,一位副县长和一位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找到宾馆。他位副县长许诺,假如能给被告人“留条命”,就给陈印田一辆小汽车。尽管陈印田婉言拒绝,那位副县长还是“叮嘱”陈印田:“一定不惜一切代价。”副县长离去后,那位主任将一块金表塞给陈印田,陈印田当场拒绝。陈印田感到某市后,那位主任又托人将金表送到市里,结果再次遭到陈印田的拒绝。陈印田复核此案后,认为原判正确,并提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意见,得到合议庭和院审委会的支持。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仅有人“买”人头,还有人“卖”人头,不论“买”还是“卖”,在陈印田面前都行不通。
陈印田审理了一起抢劫案,经审查复核,他认为不应判处两名被告人死刑。这时,某地一位领导找到陈印田说:“你只要坚持判他们死刑,客我请,礼我送。”见陈印田无动于衷,这位领导便威胁道:“你要是不按我的意思办,我就找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给你曝光!”陈印田则软硬不吃:“身正不怕影子歪!”此案发还重审后,原审法院分别改判两名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某市一位副市长在回家路上被一名犯罪分子推倒,手中提死被抢走,包内有9000元人民币和部分证件。犯罪分子在逃跑途中,将皮包交给同伙,事后两人分赃。某法院以抢劫罪分别判处两名被告人死刑和死缓。经审理复核,陈印田认为原审量刑畸重。因为此案受害人是某市的市领导,有人便找到陈印田:“你只要维持原判,有什么要求都满足你,钱给你送,物随你要。如果改判了,不好向领导交待。”陈印田坚定地说:“钱和物我不会要,至于如何向领导交待,那是你的事,我老陈认法不认人!”河北高院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分别改判两名被告人死缓和15年有期徒刑。
有人见陈印田不认钱也不认物,就用美色拉扰他,结果照样碰钉子。
王某某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河北高院下达执行死刑命令后,一男子风风火火找到主办人陈印田,说被告人有重大立功,要求暂缓执行。陈印田马上给原审法院打电话核实,原审法院回答是“不知道有此事”。那男子又提出请陈印田吃饭,被陈印田拒绝。那男子不甘心,将陈印男拦在回家的路上,还把一个美貌女郎拉到陈印田面前,十分殷勤地说:“让她陪你吃饭、陪你玩儿。”陈印田火冒三丈,严厉训斥了他们。
“我的能力有限,但我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了,尽职尽责了;我虽然不是完人,但任何时候我都敢拍自己的胸膛:没吃过当事人一顿饭,没收过当事人一分钱,没办过一件人情案.........”这,就是陈印田——一个真实和高尚的模范法官,一个令人尊敬和信赖的模范法官。
版权所有: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蒙路199号 邮编:2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