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拥有高学历,却求职做“家政阿姨”?近日,“高学历海归家政阿姨”的求职信息引发关注。有网友质疑:“现在的家政阿姨要求都这么高了吗?”“是家政,还是家教?”
记者调查发现,真正拥有高学历,同时从事“保姆式”家政工作的“阿姨”并不多,一些具有高学历的“阿姨”提供的所谓“家政服务”,是为孩子补习功课,不承担家务工作。甚至有家教机构通过家政平台发布相关信息,提供上门学科教育辅导(10月30日红星新闻)。
一些年轻且高学历的“家政阿姨”,“不负责做饭,只负责教育”,这是以“家政阿姨”名义从事学科性课外辅导。“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校外培训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教育培训机构“适应能力”强,为应对“双减”政策想出了不少“奇招”,打着“新家政”名义开展“一对一”“高端家教”等学科性课外辅导,就是其一。
2021年9月,教育部召开通气会,要求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络协调,统筹运用好各种方式方法,加大对“一对一”“高端家教”“众筹私教”“住家教师”等隐形变异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一些高学历“家政阿姨”提供上门学科教育辅导,对此显然要予以遏止。
提供学科性课外辅导服务的“家政阿姨”,无异于把培训机构搬到了家里,而像“住家教师”,更是让孩子24小时都可能被“盯上”,会让他们完全失去自由空间。这样隐形变异的“新家政”服务,导致“双减”政策效力被消解、化解,没能给孩子真正减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另外,一些高学历的“家政阿姨”也不具备教师资格证等相应资质,他们能否履行好教育责任,雇主与“家政阿姨”因为育儿、薪资等问题发生矛盾冲突,又该何如何解决?显然,家长不要盲目雇请这些高学历“家政阿姨”。
提供学科性课外辅导服务的“新家政”渐渐流行,这不仅是一些违规的培训机构在钻政策空子,也是因为在“双减”政策影响下,部分家长为孩子进行学科类补习的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转而让他们寻找住家教师。所以,被包装成“新家政”的“家庭教师”的出现,实则是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与部分家长“一拍即合”的结果。
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或者家庭,是对“双减”政策的一种“消解”。这种打着“新家政”名义的违规家教具有隐蔽性,给监管带来了一定难度。要让“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就要清除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梗阻”。
莫让“家政阿姨”成违规家教的“新马甲”。要避免“双减”政策效力被“家庭教师”等“对策”消解、化解。对此,需要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能够出台针对性措施,对各种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对策”见招拆招、一一化解,对各种违规问题严厉查处,让“双减”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另外,还要肃清应试教育的遗毒,要能“去应试化”,要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学校教育能够回归育人本位,还要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能,从而有效疏导校外培训需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对违规家教起到“釜底抽薪”之效。
版权所有: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蒙路199号 邮编:2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