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盒布洛芬被扔垃圾桶”“囤1000片退烧药全砸手里了”……近日,药品浪费问题引发关注。家中储备一些常用药是有必要的,但我国家庭过期药品现象比较普遍,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过期药。(2月27日《劳动午报》)
近年来,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家中储备药品。加之药店“遍地开花”,一些药店让顾客办理会员卡,每个月在一些特定的日子打折优惠,许多市民买一些自己可要可不要的药品,也导致家庭药箱里的过期药增多。
我国是药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过期失效药品的处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过期药已被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列为危险废物,随意丢弃的过期药很容易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下,污染水体和土壤。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回收系统不完善,很多家庭对过期药品的处置较为随意,有人选择仍然服用,有人随手扔至垃圾桶,还有人专门回收过期药品再投入市场。
药品超出说明书限定保质期后,不仅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还可能产生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成分。大量未被及时回收处理的过期药,一旦被不法商贩倒卖“包装”,再次流入社会,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
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开展了过期药品回收工作,一些地方的药监部门设置了过期药回收点,有的药企、医院、药店也向公众提供过期药回收服务。如山西省太原市开展了“家庭过期药品集中定点回收”活动,设立153家定点回收点;上海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举办“清理家庭小药箱”活动,宣传、引导市民清理过期药;2018年起,多家医药企业成立家庭过期药回收联盟,定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启线上回收服务,全国200多个城市的6000多个药店可进行线下回收。
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回收成本过高、没有可持续保障等原因,过期药品回收效果并不理想。
建议强化过期药品回收制度,建立统一的过期药品回收机制,将热心公益事业、管理规范、社会信誉好的药品零售企业、基层医疗机构等,设立为过期药品回收定点单位,由食药监管部门负责定期收集各定点单位回收的过期药品,统一实施无害化销毁,保障过期药品回收安全、处置到位。
同时也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制定政策引导药企优化药品包装,在医疗机构推广包药机,为患者根据处方精准分拆药品,加强科普宣传,普及合理使用药品、过期药品危害以及正确处置过期药品等相关知识,从源头上减少过期药的产生。
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消费者参与过期药品回收的积极性,严厉打击非法回收药品行为,切实保障百姓用药安全。
如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尽快出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全国统一的过期药品回收长效机制,对回收原则、标准条件、管理程序、监督管理等各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回收,切实保障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版权所有: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蒙路199号 邮编:276000